GreenLightingShanghai組委會負責人說:相較于亞洲地區,LED燈具在歐美市場的接受度較高,不過,欲進入此各國市場并不容易,主要的門坎就在于嚴格的技術和安全標準。據悉,多項強制性照明標準將從2012年起上路,在淘汰劣質產品的同時,將帶動LED照明市場洗牌效應。
北美認證:UL認證
UL認證是美國民間安全測試機構保險商試驗所(UnderwriterLaboratoriesInc.)所做的產品安全認證。它主要對各種設備、系統和材料進行安全性試驗和檢查。產品通過并取得UL認證是進入北美市場的入場券。總體來說,UL標準可以分為:對產品結構的要求、對產品使用的原材料的要求、對產品使用的元器件的要求、對測試儀器和測試方法的要求、對產品標志和說明書的要求等。現在UL認證已成為全球最嚴格的認證之一。針對led照明北美市場也同樣必須滿足電氣安全,以及電磁兼容和功耗方面的要求。美國環保署于2011年10月公布新版固態照明燈具及光源產品上市規范,從2012年4月起強制實施。LM-80被視為進入美國市場的入場券。對于未受驗證的LED封裝及晶粒廠,日后進軍美國市場恐將遭受阻礙。
歐盟認證:CE認證
CE認證標志是一種安全認證標志,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凡是貼有“CE”標志的產品就可在歐盟各成員國內銷售,無須符合每個成員國的要求,從而實現了商品在歐盟成員國范圍內的自由流通。在歐盟市場“CE”標志屬強制性認證標志,要想在歐盟市場上自由流通,就必須加貼“CE”標志,以表明產品符合歐盟《技術協調與標準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針對led照明于2013年起,歐盟宣布強制執行人體電磁輻射安全規范標準。歐盟針對LED燈具產品設下多項強制性的要求,包括CE-LVD為針對對LED燈具的低電壓指令進行檢測;CE-EMC測試電磁兼容指令。更進一步的,若能取得德國的GS標志及德國三寶(PAHS+Phthalate+NP)的標志,則產品售價可以更高,且會較受到消費者的信任及歡迎。
國際認證:CB認證
CB認證是IECEE(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安全認證組織)制定的一種認證體系,它主要針對電線電纜、電器開關、家用電器等14類產品。
擁有CB標志意味著制造商的電子產品已經通過了NCB(國際認證機構)的檢測,按試驗結果相互承認的原則,在IECEECB體系的成員國內,取得CB測試書后可以申請其他會員國的合格證書,并使用該國相應的認證合格標志。
CB體系是IECEE建立的一套電工產品全球互認體系。企業利用從其中任一成員國的認證機構取得的CB測試證書,申請其他國家的認證時,則可以免于重復性測試,得到其他成員國認證機構的認可,由此取得進入該國市場的準入證。
除上述產品的標準認證之外,還包括中國CQC自愿認證、加拿大標準協會(CSA)產品安全認證、德國萊茵技術監督公司(TUV)產品安全及質量認證、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電磁干擾的標準認證等一些或可需要的認證標準。
中國認證:CCC認證
3C認證標志的名稱為“中國強制認證”(英文名稱為“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英文縮寫為“CCC”,也可簡稱為“3C”標志。),認證標志是《目錄》中產品準許其出廠銷售、進口和使用的證明標記,表明該產品的安全性和電磁兼容和電磁輻射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凡是在我國市場上銷售的屬于強制性認證的產品都必須被強制通過這一認證。
針對led照明2011年7月29日,國標委正式發布了《反射型自鎮流LED燈性能要求》、《反射型自鎮流LED燈性能測試方法》、《LED筒燈性能要求》等4個立項標準。而臺灣’經濟部’標準局近年來也陸續制定了多項標準,繼LED路燈規范之后,2010年底又頒布3項常見LED室內燈標準,包括LEDT8直管燈管、LED投光燈以及輕鋼架燈(含平板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