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超硅光電:LED龍頭的重慶藍圖

時間:2013-04-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3年3月13日,重慶超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2-6英寸LED用藍寶石及8英寸集成電路用硅片拋光項目一期,在水土高新園正式投產,目標市場會側重重慶,有可能令重慶LED燈降價30%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轟動。

施宇想要的效果已經達到,就像他毫不避諱地說,“我們公司的目標,就是走到哪里就要影響到哪里。”

施宇的夢想是,“三五年內,能帶動重慶LED市場將出廠價格降低50%左右。”

細分市場,建立品牌,提高LED行業的美譽度和競爭力。——這不單單是施宇的個人夢想,也是重慶LED行業的希望。

選擇重慶的理由

“這是重慶LED行業崛起的最好時代。”重慶超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施宇如此說道。

2011年1月,重慶超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投資15億元,在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建有200畝的LED生產基地。

2011年11月,施宇從上海總部來到重慶,接管重慶超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日常運營事務。

十三年的LED行業從業經歷,讓施宇在遇到機會時,總有一種精準的直覺,“重慶LED市場空曠,整體的教育水平也比較高,這是上海超硅半導體公司進駐最好的時候。”

他覺得重慶的LED市場要爆發了。

重慶超硅是上海超硅半導體有限公司在重慶設立的首家分廠,在選入駐的城市時,共有甘肅天水、內蒙古鄂爾多斯、江蘇蘇州、重慶四個城市備選

經過長時間考察、調研之后,上海超硅半導體有限公司選擇落戶重慶。

說到選擇重慶的理由,施宇表示,“重慶是中國西部地區發展最迅速的城市,整個西南地區教育水平比較高,非常方便招到人才,這是非常大的優勢。”

“并且人力和電費成本比沿海地區低20%。重慶各個區域的規劃很好,政府大力提倡節能環保,LED照明燈的發展潛力巨大。”施宇稱。

人力成本與電費成本都很低,是施宇最看重的。

“如果重慶的LED照明市場是一個蛋糕,那么目前被吃掉的部分僅有1%。”

市場廣闊,也是施宇看好重慶的另一原因。

盛景與蜃景

2011年,中國正式向外界宣布,2016年將全面禁止各種瓦數的白熾燈在市面銷售。

LED燈具的機會隨之而來,中國LED行業的龍頭企業,都將眼光投向重慶,準備建立自己的產銷帝國。

據重慶四聯光電內部人士介紹,“2013年元旦,我們公司在加班,籌備蛇年春晚現場近萬平方米的LED彩幕,因與其簽約6600萬支2121RGB光源的訂單。”

重慶LED行業,看似一片繁華盛景。

“重慶看似很多的LED企業,據我了解,形成量產的僅我們和四聯。”施宇稱。

2008年之后,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沿海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紛紛轉入內地。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很多企業都把目光瞄向這里。重慶的LED產業,也是在那時得到發展的空間。

外界瘋傳LED行業產能過剩,在施宇看來,這只是市場規律正常選擇過程。

“從表面上看重慶乃至國內的LED行業是產能過剩,實際上卻不是。”

國家對于LED行業的補貼額度不斷增大,尤其是LED上游外延片機器。每購進一臺機器,政府補貼300萬。因此企業家大力購進器材,但缺乏核心專利技術,買回的機器形成虛設,產能并未增加。

“并且中游封裝產能過剩嚴重,門檻較低,造成過分擴張和同質化競爭,對于LED行業更是雪上加霜。”施宇稱。

施宇的夢想

施宇有一個夢想,他希望在三五年內,因為他們公司的加入,重慶LED出廠價格能降低50%左右。

施宇經過調研,覺得重慶LED發展很奇怪,“業內人士都想到深圳去,雖然深圳是國內LED產品最齊全、工廠最多的地方,但是良莠不齊。重慶只有四聯,且四聯只做LED照明。”

重慶的LED企業集中在產業鏈下游,門檻不高。

重慶市LED照明研發和產業聯盟教授高曉霞稱:“之前行業準入門檻低,資本大量涌入,都被LED中下游鏈這美麗的外表所蒙蔽了。”

目前,重慶當地的LED專業經銷商有30多家,規模相對比較大的只有銀雨、偉來等幾家。商家把LED作為附帶產品來經營,LED的成本高昂,普通民眾無法接受這樣的價格。

施宇要想重慶LED出廠價格降低50%左右,并不是靠價格戰來實現,“我們保證了自己的盈利點,并沒有虧損。這不是在打價格戰。”

那是他的夢想,也是重慶LED的未來。

LED生產廠家工藝流程上的良莠不齊,是重慶乃至中國都面臨的問題,卻是施宇的機會。

LED燈、屏幕等產品的價格為什么居高不下?

廠家生產過程中浪費了太多的成本,產業鏈中層層提價,到終端應用市場自然水漲船高。

“我們的研發團隊,先學習先進的技術,并與實際相結合,進而創新。省去了很多中間利潤,與此同時,與商家簽訂銷售價格協議,不允許商家自己哄抬價格,價格自然就降低了。”

LED產業的未來和希望

核心技術,是重慶LED產業最薄弱的一個點。

“核心技術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80%決定了企業占有市場的份額。”

“目前我們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初期投產后,每個月產量在30萬片左右,最終將形成月產60萬片的規模。”施宇對此很有信心。

國內少有企業涉足襯底、外延片、芯片等上中游環節,重慶超硅公司也只是生產藍寶石基片,芯片也是給廈門三安或者武漢華燦制作。

芯片、外延片是本地LED產業發展的最大軟肋。

施宇認為,“LED行業需要細分市場,提高產品附加值。滿足客戶需求,建立品牌,從而提高美譽度和行業競爭力。一定不能將LED作為附帶產品來經營,重視程度須加強。”

在他看來,這些拼市場的點子,是發展重慶LED行業既實用又靠譜的方法。

重慶市LED照明研發和產業聯盟高曉霞教授對此很樂觀。“2010~2011年間,重慶LED行業發展迅猛,開始穩定。國有企業、大型的民營企業在進入這個行業,有些已經見成效,并且這股力量在崛起。”

到2015年,重慶LED行業產值高于500億,施宇認為這個目標,并不是虛夸。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