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LED照明價格加速下降 行業面臨著強力洗牌

時間:2013-03-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LED照明產業正面臨著產品價格下滑和供給過剩的雙重壓力。近年來,每年市場價格都會有20%~30%的下降。行業正面臨著強力洗牌

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韋莉表示,LED照明行業去年已經開始打價格戰。這個市場不可能容納這么多的企業。一些企業被淘汰出局是必然的。市場蛋糕就這么大,但是仍不斷有新的企業涌進。大家都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不管實力強還是弱,都在進入。

青島卡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連鑫也對本報表示,LED行業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行業競爭激烈和技術成熟很快,是導致價格下降的原因。

生死密碼

中國人投資習慣了蜂擁而上,張連鑫看到的情形是:不斷有同行開業,又不斷有同行倒閉。僅青島市株洲路上就有大小LED企業五六家,去年又有一個同行關門了。

韋莉表示,LED照明行業目前面臨產能過剩,全國有幾千家這樣的企業。剛剛成立的中小型企業,生存會比較困難。因為LED市場特點是工程引導型的,還沒到自主消費階段。這就意味著要有資金的墊付能力、承接項目的運作能力、品牌的實力,這些條件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都是不利的。

業內把LED照明業分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主做芯片,中游主做封裝,下游做光電應用產品。張連鑫表示,目前位于產業鏈中游的封裝企業倒閉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中游進入比較容易,技術含量最低,所以相對過剩。實現不了規模化經營,就會虧損乃至關門。“資金實力有幾百萬甚至小到幾十萬都可以搞個作坊式的工廠。但要掌握核心技術、并能經得住大項目的考驗,那一定是長時間專注于這一行業,成為行業中實力較強、有很多技術沉淀和項目積累的企業。這樣的企業也是最后能夠活下去的企業。”韋莉稱。

目前LED照明產業鏈上,上游芯片和中游封裝都相對過剩。這些企業,前期投資較大,國家的政策補貼力度也比較大,很多企業看重了國家補貼力度,就大額的投入,投入之后,下游應用市場還沒有爆發到足夠大,上游很難收回巨額的投資成本。

韋莉表示,現在中上游沒有得到多少市場的時候,產品價位已經開始大幅下降。而整個產業鏈要發展,就是要把整體價格做下來。LED下游應用市場最大的門檻就是價格,當技術足夠成熟、下游價格下來之后,倒逼中上游企業讓利。但是如果中上游價格不下浮,就得不到訂單,利潤空間也會越來越低。下游在市場規模上也在努力做大,以求取得規模效益,薄利多銷,而下游的價格壓力也在不斷向上游去輸送。整個產業鏈是相輔相成的。

勤上光電作為下游LED生產廠,最早利潤率在40%~50%,眼下利潤率保持在30%左右。

行業洗牌和自我瘦身在持續進行。去年3月,勤上光電出售了山東濰坊控股子公司的股份。“因為這個控股子公司連續虧損,已經形成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拖累。”韋莉表示,“市場空間有限,項目資源不足,連續兩三年的微虧。因為是控股公司,本來是期待有正貢獻的,但是合作伙伴經營不好,做下去的意義不大,勤上光電就選擇退出。”

據悉,勤上光電將股權賣給了臨沂的一個老板。現在與金源勤上的合作方式是作為客戶,進行有償服務。“在LED行業,每年都會有若干企業倒閉。同樣的投入和規模運營,有規模市場支撐才能養的活,否則只能關門。”韋莉表示,“最終淘汰的企業,是缺乏運營資金,拿不到大項目,沒有銷售收入,進而形成惡性循環的企業。”

下一個光伏?

行業內也有人擔心,LED照明業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光伏產業。

韋莉表示,LED行業還不能說如同光伏產業一樣,因為光伏產業投入巨大、有污染,本身應用市場不像LED這樣未來空間巨大。LED市場的問題是,大家都看好,涌進來的太多。蜂擁而至的結果,造成市場飽和與過剩。此外,沒有其他負面東西。目前利潤空間和價格下降比較快。但國家的支持力度一如既往,一直沒有改變。

瑞銀證券分析師毛平表示,在宏觀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LED產業鏈整體景氣度有望企穩回升;隨著國內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預計未來從照明產品到芯片都有望向國內企業傾斜,對行業是整體性利好。

在張連鑫看來,LED行業是朝陽行業沒有問題,但是這個行業走過了10年的自由發展期,國家此前對于LED企業的進入,沒有限制,只要企業愿意進入,愿意投資,都可以進入。作為市場化的產物,目前的行業現狀相對較濫。發展起來之后國家再規范。所以行業規范也勢在必行。

張連鑫說,2020年全球范圍內要用LED照明替代原有照明設備,未來還有8年時間,誰是最終沉下去的企業,誰又能最后浮出水面,最終能夠活下來的企業,將去解決全球的照明問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