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拿什么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

時間:2013-03-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這輪變革中,中國是“雄起”還是“沉淪”,一個新興而重大的話題成為當前全社會熱議的焦點:中國教育拿什么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

從前段時間獲獎影片《云圖》到最近由成龍主演的熱映電影《十二生肖》等,很多電影中開始出現3D打印技術,普通民眾或已感受到,一個新興的數字生產革命正在悄然來臨。

而在這輪變革中,中國是“雄起”還是“沉淪”,一個新興而重大的話題成為當前全社會熱議的焦點:中國教育拿什么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

3D打印開啟新工業革命之門

3D打印機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珍妮紡織機一樣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如能切實抓住這一機會,中國的崛起無疑將具備更深厚的基礎。

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以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互聯網技術和再生性能源技術的重大創新與融合,導致工業、產業乃至社會層面發生的重大變革。

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期在華盛頓發表了新任期內的首份國情咨文。在這份國情咨文里奧巴馬繪制了完整的一份經濟藍圖。兩個新變化之一便是重視3D打印技術,“工人們在這里學習使用3D打印,學習這項有可能顛覆工業的新技術”。

經濟學家李才元認為,對中國經濟而言,抓住新技術革命“戰略機遇期”,從一個追趕者變成引領者,至少要同發達國家齊頭并進,這是一切國家規劃和戰略設計的前提和基礎,“這既是出路也是希望,沒有真正的技術革命,怎么實現最美的‘中國夢’?”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我國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路線圖和中長期發展戰略即將制定。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認為,如果中國能把握住3D打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趨勢,那么將成長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因為3D打印技術代表制造業發展新趨勢,它將推動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3D打印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中國教育能否趕上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洶涌而至,我們需要更多地著眼教育,這一切就是當下的事情,卻決定著整個民族的未來。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新技術的競爭,而本質上更是人才的競爭。談到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認為,最重要的是需要不同的人才結構,人才將會成為很重要的瓶頸,而目前的教育系統、科研系統的創新體制需要進行巨大的變革。

普遍背景之下,3D技術人才的培養亦無法獨善其身??萍疾繃抑圃鞓I信息化培訓中心3D辦主任、全國3D大賽秘書長魯君尚表示,目前中國制造行業對3D應用人才需求非常龐大,缺口約為800萬人。

在他看來,我國在3D技術培訓、推廣方面做得不夠,高校的相關3D課程與現在全球最前沿的3D技術有差距,高校的3D教育與企業應用需求有差距,很多人對3D認識還處于非常淺顯的初級階段。

新的工業革命技術需要大批的創新型人才,而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和方式難以適應這樣的需求。大力推進教育創新是當務之急,只有我們的教育體系能夠解答“錢學森之問”、能夠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即將到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創新型人才,我國建設工業強國的夢想才能變為現實。

顛覆傳統模式我國反轉式教學的開拓者

未來,高速網絡無處不在,學生如何學習才能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成為高效的創造者?

在大洋彼岸,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孟加拉裔美國人可汗,利用網絡引導了教學上的革命性變化,把枯燥的數學、物理、化學課堂,變成像玩游戲通關一樣去設計,從而推動了因材施教、創造了調動學生主動性的“反轉式教學”。

有人對此抱有巨大期待,認為這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的最大革新”。據美國教育部最近的研究表明,“混合教學”――網上學習和課堂學習的結合――使學生成績提高了14%。斯坦福大學正大力利用這種網絡教育新方式,而且還聯合16所美國的大學共同推進探索。

魯君尚表示,在“反轉式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是自己學,自主性都被調動起來。教師,尤其是大學教授們,最寶貴的時間多用來回答學生的問題,為學生解惑,而不像傳統課堂總是在最后5分鐘才給學生提問機會,教學效果當然完全不同。

據魯君尚介紹,今年3月即將推出的3D-e教育就是按照e-Learning3.0理念和O2O模式,匯聚、整合、共享全國/全球最優勢3D/三維數字化技術教學資源,積極探索“第三次工業革命”和“制造大國”到“創造大國”轉變的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變革,推動隨時隨地、即時互動、游戲趣味、自主平民化的“反轉式”學習新模式。

“我們可以跟上這場潮流,我們也可以選擇繼續在我們這種活得不錯的教育體系里走下去。”但國務院參事、經濟學家湯敏認為,中國必須盡快建立起這樣的“新型學校”或創新型的教育機構,在全世界范圍內遴選最好最新的課程、找最好的老師,把這些老師的經典課程錄下來,按照全新的方式重新包裝。只有這樣,“中國的教育、中國的學生、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才不會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中落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