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等新能源產業“越冬迎春”:新一輪發展機遇來臨

時間:2012-11-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太陽能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介紹,世界光伏產業近十年進入超高速發展時期。而光伏制造業目前由于“相對短期過剩”正處在嚴重低迷期,加之歐美“雙反”,我國光伏制造業形勢嚴峻

11月11日至11月13日,2012中國(成都)新能源國際峰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峰會”)在成都舉行。此次峰會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全聯新能源商會共同主辦,由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雙流縣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峰會以“產業升級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設2012智能電網巡回論壇成都峰會、2012中國(成都)核技術應用產業國際論壇、太陽能論壇,同期舉行太陽能、核技術應用、智能電網專題展覽會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國內業界知名專家、企業家、投融資機構等近700名代表參會,與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負責人一道,針對新一輪產業升級背景下太陽能、智能電網、核技術應用等產業在政策、市場、技術、投融資等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探討機遇挑戰 助力朝陽產業“越冬迎春”
 
2012年,我國新能源產業在取得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產能過剩、國際貿易爭端加劇等挑戰。
 
峰會上,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首席工程師楊昆指出,2011年受歐債危機的持續演化、美國“雙反”仲裁、歐洲反傾銷調查和日本福島核事故等負面風暴的沖擊,我國新能源產業進入一個關鍵時期。一些業界人士表示,包括光伏產業在內,我國新能源產業正在“進入一個寒冬”,曾經的朝陽產業看似成為夕陽產業。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太陽能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介紹,世界光伏產業近十年進入超高速發展時期。而光伏制造業目前由于“相對短期過剩”正處在嚴重低迷期,加之歐美“雙反”,我國光伏制造業形勢嚴峻。
 
“但是應該看到,我國在新能源政策上正在不斷的完善和調整,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給新能源產業帶來了一線曙光。”楊昆說。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認為,國家新近出臺各項能源政策規劃著意于進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并網,同時,大力推動分布式包括微網、用電網的智能系統發展。“就近期而言,10月25日,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共同商討了啟動內需,幫助光伏企業‘過冬’的一攬子計劃,預計投資額度將超過700億元;次日,國家電網正式提出將對并網電壓小于10千伏、裝機小于6兆瓦的光伏電站免費入網,新能源產業迎來又一輪發展機遇。”
 
峰會期間,與會專家、企業人士圍繞“太陽能企業的突破與整合”、“太陽能與儲能一體化”、“太陽能與智能電網結合”、“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微電網應用”等議題深入探討光伏產業當下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尋求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機遇,助力太陽能這一新能源朝陽產業“越冬迎春”。
 
“雖然目前我國光伏制造業處于內外交困的低谷,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光伏產業前景依舊光明,發展大趨勢不會改變。因此,這一階段要充分發揮‘優勝劣汰’機制,使整個光伏產業得到‘凈化’和‘提升’。”趙玉文說。
 
傾力產業聯動 推動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
 
記者發現,與往屆峰會相比,本屆峰會新增了智能電網、核技術應用等論壇活動,進一步突出產業聯動優勢。
 
據了解,峰會主辦方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達成合作協議,共同舉辦2012智能電網巡回論壇成都峰會(以下簡稱“智能電網峰會”),傾力打造新能源全產業鏈的交流合作平臺。
 
在智能電網峰會和亞太核技術應用論壇上,與會專家、企業人士圍繞“大規模風電并網與智能電網”、“分布式發電、微網與智能配電網發展”、“多端直流輸電和直流電網技術”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探求解決可再生能源接納問題及長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問題的可行之道,著力推動新能源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智能電網峰會上,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費智分析指出,當前我國大規模風電發展面臨著規劃不協調、電網建設滯后風電發展、北方地區的消納能力不足、常規火電的裝機規模偏大等多方面的問題。面對當前我國風電產業棄風、并網難等突出問題,國家電網中電普瑞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廣福基于技術角度,提出多端直流輸電和直流電網技術將成為解決電網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接納,升級改造和遠距離大范圍電能輸送等問題的有效技術手段。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會長、全國政協常委劉漢元表示:“在當前形勢下舉辦這樣的峰會,就是要集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媒體之力,共同探討當前產業升級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全面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使我國成為真正的新能源強國,在國際競爭中繼續搶占全球發展的制高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