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政策頻發是調整非救助

時間:2012-11-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對于光伏業這個新興產業來說,核心技術上的自主權以及對市場的自主把控,才是維持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動力,也是一個產業實現有序發展的前提。隨著政策的陸續出臺,光伏產業的國內市場曙光已經顯現

以國家電網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政策為標志,國家就光伏產業發展打出的政策“組合拳”也越發密集。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則參與到當地光伏業的救助中去,像東營光伏、江西賽維等企業甚至已經國有或部分國有化。

而與之相對的是來自學界、業界部分人士和政府部分官員的擔心,葉檀等經濟學家就發表博文稱“政府直接接盤光伏兇多吉少”。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政策的陸續出臺,光伏產業的國內市場曙光已經顯現。

在10月26日國家電網的發布會上,國網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光伏發電并網容量271萬千瓦,同比增加4.2倍,發電量25.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4倍,已同意并網正在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126萬千瓦。而諸如英利這樣的大型光伏企業,挨過這個冬天已不是什么難事。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透露,英利目前的生產線已滿負荷運行,10月份甚至推掉了200MW的訂單。

但銀行砸巨資、政府出政策,目的只是挽救國內光伏業于危局嗎?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這一輪的國家政策助推,更應被視為是對整個光伏行業的調整,而非對哪個地方、哪個企業的救助。

事實上,我國的光伏業之所以陷入今天的泥淖,與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大干快上、沖動投資扶持不無關系。更重要的是,面對此次困局,光伏產業也迎來深度洗牌的形勢,若各地政府一如當初那樣都干預到底,可能會嚴重延誤行業的調整,令市場難以新陳代謝。地方政府若對光伏產業的發展介入過深,很可能將這個行業推上不歸路。正如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所言:“中國光伏業已經到了整合期。只有那些有實力有技術的企業才能在這場整合中保存力量。”

因此,對于光伏業這個新興產業來說,核心技術上的自主權以及對市場的自主把控,才是維持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動力,也是一個產業實現有序發展的前提。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