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機床行業銷售額雖然有所上漲,但是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動,生產成本的增加以及國際市場的沖擊,上半年機床行業的訂單數下滑厲害,整體利潤也同比有所下降。機床企業的銷售情況相比往年的產銷兩旺有了很大不同。
低迷的航運業讓行業訂單下滑的困境雪上加霜。今年前兩個月,來自船舶、集裝箱等終端行業的訂單數驟減,“船舶制造涉及到的標準件很多,一類標準件就需要一種特制機床去加工,船舶訂單下滑,相關機床生產企業訂單也跟著下滑得厲害。”
據了解到,面對下游需求不振,從年初至今,機床銷售企業普遍采取了大幅讓利的銷售策略,以維護處于觀望中的下游客戶。上述安徽某數控機床生產商副總經理說,近期,華東地區一些機床經銷商開始采取“保本走量”的銷售策略,“一臺普通機床的出廠價是10萬元,去年下半年加價1萬~2萬銷售,現在為了維護客戶,銷售企業10萬元也愿意賣。”
山崎馬扎克機床(上海)有限公司的一位銷售經理則說,1月~2月,公司銷售沒有出現明顯的節日效應,客戶多持觀望態度。
雖然機床行業的整體需求在放緩,但數控機床企業的表現又明顯強于普通機床企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數控機床增速高于普通機床增速5個百分點。據了解到,這是由于普通機床往往是按制定計劃生產,產品庫存普遍較高,而數控機床多實行定制生產,毛利率相對高一些,并且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較為及時。
對于機床行業在高速增長后“踩剎車”,有分析認為,以沈陽機床為代表的企業正從普通機床向數控機床、高檔機床生產轉型,行業內大量低端產品的需求在明顯減少,行業增速放緩,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經之路。
2012年我國機床行業產值增幅將降至15%左右,行業運行總體上將呈“先低后高”態勢。
文章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